為加快推進學校學科建設,促進學術交流和科研團隊建設,充分發揮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平臺優勢,根據學校工作需要,啟動2023年度開放課題,歡迎國內外相關研究人員積極申報。
一、課題研究方向
(一)臨床醫學方向
1.基于代謝組學的重大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相關疾病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預防診治技術與臨床應用研究;
2.主動健康和人口老齡化應對。心理、營養、運動等主動康復關鍵因素的機制、干預和評價。
3.衰老與衰老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機與干預研究。
(二)基礎醫學方向
1.抗病毒感染免疫與腫瘤免疫 主要是病毒(HPV病毒、HSV病毒)感染引起宮頸癌免疫機制研究和宿主抗病毒感染免疫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
2.腫瘤分子生物學 主要是尋找胃癌轉移相關基因,探討其作用機制并進行有效干預的應用基礎研究。
3.腸道粘膜穩態與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主要是研究腸道粘膜穩態和免疫參與調節機體能量代謝的分子機制,為脂肪肝、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提供理論基礎。
(三)護理學方向
1.老齡產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
2.社會健康需求的“互聯網+護理服務”。
(四)醫學檢驗方向
1.環狀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應用價值的探索;
2.造血干細胞移植后體內造血功能建立與調控因子探索;
3.天然免疫調控與炎癥應答 主要探究炎癥性疾病與免疫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和應用基礎研究;腸道菌群調節炎癥性相關疾病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
(五)藥學方向
1.納米分析技術在新藥創制及其臨床研究中的應用。藥物分子骨架的高效構建及活性藥物分子的發現和篩選;
2.傳統中藥制劑的藥理學及其對臨床常見慢性病的治療機制;抗腦中風與退行性疾病藥物臨床前基礎研究;
3.基于RNAi技術的抗腫瘤藥物研究 主要圍繞腫瘤免疫檢查點開發相關RNAi藥物及小分子抑制劑,并對相關抗腫瘤機制進行研究。
二、課題申報條件
(一)課題申請人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恪守學術道德規范,無學術不端問題、誠信問題、師德師風問題。
(二)課題申請人具有獨立開展相關科研工作的知識背景和學術技能,嚴謹細致、不斷創新,能作為課題實際主持者并擔負實質性研究工作和成果產出。
(三)課題申請人應具有博士學位,同時應具備下列條件:
1.在課題研究方向領域發表過學術成果;
2.具有前期相關科研基礎和學術成果;
3.曾主持過國家級課題。
(四)課題主持人只能申報一個課題,可組織課題組進行申報。課題參與人最多只能參與兩項。課題組人員需組成合理,禁止掛名。課題組每位成員必須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且具備一定的研究基礎。每項課題組成員須有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3名教師參與。
三、課題資助及期限
(一)課題數量及資助金額:15項左右,6-10萬元人民幣/項。
(二)課題研究期限一般為3年,特殊情況下可以申請延期1年。
四、課題成果署名
課題成果署名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要求:
(一)須以“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英文為:Shangqiu Medical College)為課題成果的第一署名單位。
(二)須在學術成果的腳注、尾注或者致謝中出現“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開放課題(項目號:XXXX)資助”標注(英文為:supported by a research grant (No. XXXX) from Shangqiu Medical College)。
五、課題申報程序
(一)申請人登錄學校官方網站(http://www.ardisbooks.com/kyc1),下載并填寫《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開放課題申請書》(附件1),請于2023年3月25日前提交有申請人電子簽名的電子版申請書發送到郵箱 [email protected],同時用A4紙雙面打印紙質版,一式2份申請人簽名后遞交至河南省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迎賓路666號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科研處1號樓561室。科研處收到完整申請材料后會發送郵件確認。
(二)根據學校有關規定,科研處收到申報材料后將組織同行專家進行評審,評審后提交校學術委員會復審,最后由學校批準確定立項名單,于2023年4月通知申報人并在學校網站公示。
六、課題考核管理
(一)學校開放課題中期檢查、結題、延期與終止等具體管理和執行辦法參見《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開放課題管理辦法(試行)》(附件2)。
七、課題結題要求
課題申請人或課題組成員須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身份在本領域的專業期刊上公開發表與申報課題內容相關的SCI三區(含)以上學術論文1篇(含)以上,或核心期刊學術論文2篇(含)以上。一般情況不允許在研究工作起始日期12個月內提出結題申請,也不允許項目結題延期。“核心期刊”以論文發表當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出版社)收錄的最新版本為準。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電話:從老師15896929579 董老師1503706767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迎賓路666號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