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科聯關于評選首屆
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激發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繁榮社科普及作品創作,進而促進公眾人文素質的提高,省社科聯決定開展首屆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優秀作品(以下簡稱社科普及優秀作品)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選原則
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評獎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力求通過評獎,評出方向、評出水平、評出成果,繁榮社科普及作品創作,推進河南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
二、評選范圍
2007年12月31日以前,河南省行政區域內公民出版、發表、播發的下述社科普及作品,以及省外公民以河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為內容出版、發表、播發的下述社科普及作品,均可申報本次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
(一)社科普及圖書:國內公開出版或經省級以上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出版的社科普及圖書,包括著作、編選作品、翻譯圖書、編譯圖書、畫冊等。
(二)報刊社科普及作品:在國內公開發表或在經省級以上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出版的報刊上發表的科普作品,以及取得顯著成效的社科普及論文、研究報告、教育科研論文等。
(三)廣播電視節目:在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播發的原創社科普及節目。
(四)叢書、套書:叢書(或稱文庫,每個選題各自獨立成本)每個選題為一種。套書(幾本為一套,合成一個體系)每套為一種,只有全部完成出版后方可參評。
(五)社科普及音像制品、圖片:正規出版社出版的CD、 VCD、 DVD、錄音帶、錄像磁帶等社科普及音像制品及圖片;未正式出版,但在實踐中效果明顯的社科普及講座音像制品及圖片(附地廳級單位證明和講稿或圖片文字說明)。
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社科普及優秀作品,不再申報參評;外文和少數民族文字社科普及作品暫不參加本次評獎活動。
三、作品參評條件
(一)具有較高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向上,能啟迪智慧,激勵人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作品。
(二)在普及社科知識、提高公眾人文素質方面取得顯著效果的作品。
(三)圖書編校質量達到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中規定的合格標準。
(四)作品受眾面廣,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附有關證明材料)。
四、評選分類及獎項設置
本次獎項分為新聞類、圖書類、文學類、音像類(含攝影作品)、論文類五個類別,每個類別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個等次。
五、獎勵辦法
向獲獎作者頒發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獲獎證書;獲獎作品向有關部門推薦;評獎結果向作者單位通報,作為業績考核、職稱晉升的依據。
六、申報材料及時間要求
(一)材料要求
請申報者認真填寫《首屆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評選申報表》,每篇稿件(含 1 份原件)和申報表復印件各一式5份,廣播、電視作品文字稿一式6份并附錄像帶(1/2家用)1盤。每項申報材料裝入一個檔案袋內,并標明作品名稱、申報類別、申報人及申報單位。
(二)申報辦法
1.省社科聯所屬省級學會會員向所在學會申報;
2.各省轄市申報者向所在省轄市社科聯申報;
3.省社科聯重點聯系單位申報者向所在單位申報;
4.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以外的申報者,可直接向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評獎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河南省社科聯普及工作處)申報。
(三)報送時間、地點
請各單位將申報材料匯總后于2008年10月30日前統一報送省社科聯普及處。聯系人:李同新,(0371)63618236;李明,(0371)63933865;陳晶(0371)63617253(傳真)。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地址:鄭州市豐產路23號河南省社科聯辦公樓305、306、307室。郵編:450002。
電子文檔下載請登錄河南社科聯網站(http://www.hnskl.org)。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