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揮專業優勢,大力開展以青年志愿服務、生產勞動、社會調查、科技發明、公益活動、勤工儉學、寒暑假社會實踐等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點組建若干個富有特色的集中性營隊,引導團員青年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二、組織引導團員青年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學術科技活動,推薦參加全國全省“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大賽。
三、整合深化教學主渠道外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在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等六個方面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完善智能結構,全面成長成才。
四、協同宣傳部,大力營造實踐創新的良好氛圍,建立獎勵機制,善于推陳出新。
五、主抓對校學生會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校學生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為學校的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六、指導青年志愿者聯合會規范有序地開展活動。
七、負責指導“第二課堂”的實施工作。
八、完成校團委指定的其他工作。